上海首個區級“智慧大腦”推出 構建城市管理新模式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8-11-16
中新網上海11月15日電 (王子濤)社區治理如何更高效?過去居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當傳話筒,現在有各種便捷的社交媒體平臺。但獨居老人如何在家中過得更安心,打開的窨井如何及時處置以防孩童跌入,這些難題都在考驗社區管理者的智慧。
11月15日,記者從“智聯普陀城市大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市普陀區攜手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政府智能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這是上海首個區級“智慧大腦”,建成后將極大提升普陀城區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對于此前“落地開花”的單個場景或小范圍應用的社區大腦,此次“智聯普陀”區級大腦擁有更加完整的體系架構。其中,遍布普陀全區的前端發現傳感器和攝像頭是基礎,決定了智慧平臺能否及時發現突發事件。
截至目前,首期打造的45個應用類型,10萬個點位已鋪設完成,覆蓋普陀區十個街鎮,涵蓋公安、消防、民防、市場監督、河道、建管、民政、綠容等10多個專業條線,滿足消防安全、電梯運行監測、居家養老、垃圾處置、水質監測等多維度需求。
以社區治理常常面臨的老齡化難題為例,獨居老人家中的紅外探測傳感器如在系統設置時間內未監測到活動跡象,平臺會自動報警,并第一時間向其法定監護人及社區管理服務人員同步信息,監護人如無法在規定時限內處置,在征得其同意后由社區工作者跟進處置,確保老人得到及時救助。處置結果和事件狀態會在系統中實時顯現。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楊聯中認為,社區治理中,復雜事務和重大項目的跨部門協同往往耗費大量溝通成本,而全新的智慧平臺將采用智能化手段科學調度、明確分工,從而有效提高各級機構的協同工作效能。
以大數據總結出城市和社區治理中隱藏的規律,作為制定管理方式的依據,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而實現這一核心機能的部位就是智慧平臺的“1”,即城市大腦。
“‘智聯普陀’項目承載數據龐大,智能應用要著眼于全區層面的落實推進,是真正意義上的邊摸索邊創新,東方明珠在此前基礎上構建了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從技術到運營的全面升級。”東方明珠智聯普陀項目負責人肖岳表示。
上海市普陀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李文波表示,“智聯普陀”將充分挖掘大數據深度關聯所帶來的“溢出效應”,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土壤,更好發揮“大腦”在社區治理中的核心驅動力,讓社區有智商更有情商,會思考更有靈魂。